• 首页
  • 科研概况
    • 学校概况
    • 部门介绍
    • 机构设置
  • 科研机构
  • 管理文件
  • 申报通知
  • 下载中心
    • 项目手续文档下载
    • 合同标准模板
    • 办理流程
    • 纵向项目验收材料
  • English Version

西华大学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科研信息网发布时间:2019-04-11浏览次数:130

校内各有关单位:

根据成委办[2000]19号《关于加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意见》的有关规定,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定于2019年开展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我校开展本次工作的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参评范围

(一)因我校属于省级高校,根据成都市评奖管理细则,我校申报成果应以成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内容,并有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方可申报参评。

(二)参评成果要求: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研究报告、学术专著、编著、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社科普及读物;经省级及其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刊型内部资料准印证(第01、02号)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未曾公开发表但被省部级(含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其以上国家机关采用、推广(出具证明)的调研报告、对策研究(以证明出具时间为准)及已经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以结项证书时间为准)等,均可申报参评。

(三)公开出版的多人文章汇集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以全书整体名义申报,只允许作者以自己的论文单独申报;多卷本的学术专著,须待各卷出齐后,以最后一卷的出版时间为准申报参评;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参评。

(四)凡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属申报参评范围:各类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及无研究价值的简单剪辑转抄的资料书;已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或“教学成果奖”的研究成果;著作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属国家秘密的研究成果;已获省、部级(不含成都市级)以上的社科优秀成果奖。

(五)申报荣誉奖者须为年龄70岁以上的知名专家、学者,过去市政府社科评奖中曾获二等奖以上,本次申报参评的个人成果符合二等奖及其以上标准的,且未曾获得过荣誉奖者。

(六)本次评奖,新增“成果重大贡献奖”和“个人突出贡献奖”。详见《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二、申报办法

本次评奖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审核的方式,请申报者选择西华大学作为初评单位进行申报。成都社科在线网址:http://www.cdsk.org.cn/,请登录“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申报。具体申报程序见附件1(《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具体申报程序如下:①使用真实信息进行注册→②进入评奖申报页面填写申报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初评单位→③初评单位审核通过后,下载带有申报编号的评奖申请书,打印签字盖章后至少一式三份(含1份原件和1份装订成册的佐证材料,具体份数由初评单位拟定)交初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初评→④初评通过的申请者按要求向所在初评单位提交相关纸质材料,并由初评单位统一报送市社科评奖办。注:需上传的佐证材料包括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或党政机关采用、推广所出具的证明,已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省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结项证书,与成果有直接关联的文章、书评等,其中,未曾公开发表成果的采用证明或结项证书必须上传。

三、材料提交

网上申报时间:2019年4月15日-5月15日。

系统提交后,下载带有申报编号的评奖申请书、成果、佐证材料一式3份(“一份”定义为:一份申报评审表、一份申报成果、一份装订成册的佐证材料),于2019年5月20日前交至科技处321办公室。

联系人:王筱莹87720086

  

科技处

2019年4月11日

附件1: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pdf

附件2: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pdf

CopyRight 2011- 西华大学科技处版权所有 最佳分辨率1440X900

西华大学科技处制作 Email:kjc@mail.xhu.edu.cn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郊 西华大学新行政楼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