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郎方年
全面主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处(军民融合处)各项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319,办公电话:028-87720089
副处长:刘睿家
分管军工科研管理科、军地协同科相关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315,办公电话:028-87387926
副处长:周婷
分管综合科、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相关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318
副处长:张园园
分管理工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相关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318,办公电话:028-87728556
副处长:韩锐
分管科研基地平台、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相关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318,办公电话:028-87721312
综合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20,办公电话:87720953
1. 科技处日常行政工作、对外接待、咨询工作;
2. 牵头规章制度建设,包括科技处工作计划和总结、相关管理文件及工作报告;
3. 科技处对内、对外联络、上传下达、协调工作,负责督促处内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及时掌握工作进程;
4. 科技成果、数据及信息的统计、管理和报送,包括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高基表填报,报送、提供学校科技信息及数据等;
5. 牵头学科型学院科研目标任务及考核相关工作;
6. 牵头学校年终科研奖励相关工作;
7. 协助学术道德委员会开展学术道德建设等相关工作;
8. 科研信息化管理,包括科研信息网、科技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宣传报道等相关工作;
9. 校科协及社科联管理相关工作;
10. 校内外专家推荐及专家信息库建设;
11. 负责处内国有资产申报、入库及管理工作;
12. 保障支部工作、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意识形态学习、党费收缴等;
13. 科技处工会工作;
14. 处内及党支部档案管理、归档等工作;
15. 负责部门经费预算编制、收支管理、经费报销。
项目管理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21,办公电话:87720086
1. 负责理工科、人文社科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
2. 负责理工科、人文社科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鉴定验收工作;
3. 项目管理的相关文件及工作报告的起草、修订、完善和解释,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
4. 负责与科研项目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政策咨询工作;
5. 理工科、人文社科各级各类评审专家库的维护和专家推荐相关工作;
6. 负责学校资助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
7.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职称评定、研究生推免、年薪制人员考核等工作中的科研项目审核、认定工作;
8. 负责科研项目相关预算工作;
9. 负责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完成结题项目的档案移交工作;
10. 科研项目管理相关会议准备工作;
11. 纵、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的审核、登记、统计与管理;
12. 科研项目经费到账的审核、登记,科研项目经费发票申请的审核;
13. 负责投标项目和投标平台管理、登记和手续办理等工作;
14. 负责合同免税手续办理工作。
成果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16,办公电话:理工类/报奖 87722979,人文社科类/专利 87728678
1. 完成科技成果相关管理文件及工作报告的起草、修订、完善与解释,负责科技成果工作的计划、总结的撰写;
2. 负责各类科研成果及奖励申报信息的收集、汇编、发布、更新工作;
3. 负责与科研成果及报奖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政策咨询工作;
4. 负责组织政府报奖工作;
5. 负责组织科技成果评价、成果鉴定等相关工作;
6. 处理学校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如专利申请审查、数量监控、费用结算、资助申报、资料统计等相关工作;
7. 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应用技术成果、企业技术需求、科技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信息等)的采集、整理、筛选和发布;
8.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职称评定、研究生推免、年薪制人员考核等工作中科研论文、著作、获奖、专利等科研成果的审核及认定工作;
9. 负责科研论文、著作、获奖、专利等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
10. 负责指导各学院科研秘书熟练应用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并督导学院科研秘书完成本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信息及时准确的录入工作。
基地平台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20,办公电话:87720953
1. 负责学校科研基地平台管理相关文件及工作报告的起草、修订、完善与解释;
2. 科研基地平台工作的计划、年度报告、评估报告等的数据采集与撰写支持;
3. 负责各类科研基地平台申报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
4. 负责与科研基地平台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政策咨询工作;
5. 科研基地平台申报、建设管理、年度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
6. 平台开放课题的遴选、立项、检查和验收工作;
7. 科研基地平台建设经费的预算、调配、管理及监督检查;
8.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职称评定、研究生推免、年薪制人员考核等工作中的基地平台开放课题的审核、认定工作;
9. 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的统筹规划、日常管理与统计工作。
社会服务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20,办公电话:87720953
1. 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管理文件及工作报告的起草、修订、完善与解释,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计划、总结的撰写;
2. 科技成果的宣传、展览及推广和转化工作;
3. 负责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政策咨询工作;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政策服务:
4. 搭建学院和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 成果转移转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6. 负责地方服务与合作相关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包括相关文件的起草、会议的准备、学院地方服务工作方面的指导、对接等及其他常规工作;
7. 产学研框架协议审核;
8. 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建立对外合作友好关系,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领域和区域;
9. 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地方服务与合作等宣传画册的编制工作。
军工科研管理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15,办公电话:87387927
1.学校军工科研及科研保密的规划、管理、评价和考核体系建设;
2.学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监督管理和保密资格维护管理;
3.学校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管理和证书管理;
4.学校军工相关资质能力建设;
5.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军工集团及下属单位、军工配套单位等的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含涉密项目)的指南征集、论证评审、申报、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经费、验收等管理,其他项目管理工作同项目管理科,协助开展国防专利申报、项目评奖、成果转化等工作;
6.学校涉密科研工作相关的载体、密品、场所、会议、试验、外协、信息设备、存储设备、成果等保密管理;
7.学校师生本硕博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刊物涉密审查;
8.协助开展涉密科研人员的宣传、培训、资格审核、定密、脱密、监督检查等。
军地协同科
办公地点:行政楼315,办公电话:87387927
1.学校军地协同、对外合作等规划制定、机制建设,构建多方参与的军地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体系;
2.推动学校同军队、军工单位和民参军企业等单位在国防领域的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审核和推动合作协议签订实施;
3.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及中心办公室日常内部管理、协助召开理事会、联络管理理事单位、理事单位互访交流、中心财务、固定资产、文档、年检年报和登记换证等工作;
4.依托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汇集学校和社会优质资源,开展面向行业的科研合作、咨询服务、交流活动、教育培训、退伍军人服务等业务;
5.对接各级国防科技行业主管部门并为其提供支撑保障,支撑保障四川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认定和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