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厅已发布了2026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与指南,现将我校申报工作安排通知如下,更多相关事项详见科技厅通知(https://kjt.sc.gov.cn/kjt/gstz/newschild.shtml)。
一、项目类别
本次发布项目包括: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创新/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重点研发项目、区域创新合作项目、科普项目等。
(一)身份获取
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202.61.89.120/),根据《申报须知》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上传附件时,请注意选择附件类型,基本资料的职称须与附件证明一致,按研究和教学系列分类选),待学校、科技厅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如系统提示需要重新进行实名认证,请按照要求提交材料进行实名认证,并等待学校和科技厅审核通过,请勿反复提交实名认证。
(二)项目指南查看
项目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在“文档下载”—“指南查看”中查看。
(三)申报书填报
项目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指南有特殊说明的除外)。项目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相关指南提出的具体申报方向,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和上传附件,盖章页(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均需盖章,我校推荐单位四川省教育厅可暂不盖章)扫描后在线上传。
(四)申报书审核。
项目提交后请项目负责人关注系统审核状态:
1. 承担单位(学校)审核上报前,申请人可自行撤回修改。
2. 被驳回的项目,参照审核意见(点击项目名称左侧的“+”号,从“操作记录”查看)及时修改后重新提交。
3. 承担单位(学校)审核上报后,项目为“待推荐单位审核”状态(教育厅会依次审核通过),此时如需退回修改,可联系学校科技处项目管理科撤回。
4. 推荐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推荐上报后,项目为“待科技厅受理”状态,此时如需撤回修改,需联系四川省教育厅撤回。
四、申报材料盖章
(一)申报书盖章页
无合作单位的申报书:可直接使用科技处提供的盖章页扫描件上传,也可自行申请盖章;
有合作单位的申报书:请自行申请盖章后扫描上传。
申请盖章流程:办事大厅-印信申请-科研类印信(科研类型:理工科项目,电子材料上传申报书全文)-科技处审核通过后即可到行政楼404党政办公室盖章。
(二)合作协议
提交OA右下角合同审批单,按照要求上传协议文本,填写协议信息,科技厅项目合作协议要求盖学校行政公章,请在合同审批单备注栏备注:盖行政公章,待合同审批单上出现用印地点后到行政楼404党政办公室盖章。
五、申报时限
本批次部分项目类别实行限额申报(科技厅分配具体限额指标见指南),学校需要组织评审择优推荐上报,本批次项目中:
1. 限额类项目:包括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科学基金A类(原省杰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重点研发项目,精品科普视频创作项目、科普培训项目,科技厅系统提交截止10月9日12:00;
2. 非限额类项目:包括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B类(原青年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创新/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区域创新合作项目、其他科普类项目,科技厅系统提交截止10月13日17:00。
3. 依托我校建设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可额外牵头申报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A类(原省杰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各1项,请各省重实验室公平公开选拔优秀项目推荐到学校,不占学校名额的项目可在10月13日17:00前提交,如有超项需要占用学校名额的,请于10月9日12:00前提交参加学校评审。
六、重要提示
(一)通知、指南中各类别项目的申报要求不同,申请人务必仔细查看对应项目的通知和指南。
(二)同一年度,同一申报人(包括负责人、参与人)新申报(牵头或参与)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个人可通过系统查看负责或参与的项目信息,请项目负责人、参与人按照需求合理使用申报名额,项目负责人须确保项目组人员未超项。
(三)多家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应签订该项目合作协议(务必尽早办理该事项),作为附件材料扫描上传。未签订协议的联合申报项目学校不予受理。
(四)由于上一年项目申报提交最后一天出现严重网络拥堵,故2026年度项目提交时间学校将严格按照通知执行,请申请人注意提交时间,逾期学校不予受理。
七、申报咨询
科技处项目管理科
陈南希 028-87720086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处
2025年9月19日